第二章听与说

其实简单有时候来说也是一种乱。就是因为简单,所以通常说不出个所以然,不是因为听不懂别人说话,是因为太简单,自然没有太多想法,有想法也转换不成言语。

或者应该说很难有共鸣?

有时候我几乎认为,也许上天安排他来到我的身边,是要我平衡,互补的平衡。

藉由他来将我的复杂思想简单化,而对於他过於简单的地方,也必须以我的复杂来提醒。

我的脑筋,像陀螺一样,像是有几百几千条的线抽不完似的,因外力引导而转,或自转。他的简单偶尔放松我的紧绷。

我的落寞里头有一种感恩。

但两个人之间深入的言语若是太少,无法扬起适量的共鸣,这样,好吗?

好吗?

偶尔我会认为他是懒得动脑,以男孩子来说,的确有这个可能。男人呢?

+++

与其说他有言语障碍,不如用『想说找不到方向,找到了方向却对不准』来形容更贴切。

所以他安静居多,但一段感情久了,不可能总是另一方自己在唱独角戏。

无论相处上,心灵上,言语上,互动是必须的。

『说真的,我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的人。』肯定的语气,却弥漫着问号的降临。

『我这样的人?』

『嗯。像你这样会在意说话的人。没有人对我说过这些,没有人跟我谈论过心灵。』

他说的很直接,他说对於心灵的定义,他有点模糊,不了解。

不需拘泥於心灵这字眼,我们已经在心灵里面,言语的互动,心声的传递,想法的交流,甚至吵架时的不和平,都是。只是还没找到让我们心灵连成线的方法。

『我不是在意说话,只是说是感情中的一部份,可以家常便饭的说,也可以五四三开玩笑的说,生活化的说,但有一块是抚触心灵的说,我们的说,有些只说给你听说给我听的说。』

说的再白话一点,说跟做都是细腻的,都是不可或缺的。

有些细腻的言语无法用做的来代替,有些需要用做的用说的又无法完成。

感情就是如此,并不是一面倒的重说,或重做,其实是互补。

当心灵有了断层,沟通就容易无效。

他不懂心灵。

或者更正确的说是,他只是不擅表达,但却忽略了一段感情中,当说的部分少了,彼此的心灵间会有重叠不起来的缝隙,我比较希望的是心灵有成长空间,而不是缝隙。

『为什麽你总是要把说跟做区分的这麽清楚?』他有点恼怒。

我究竟该如何解释?我不停思索着,这怎麽会是我分的呢?

『我不是区分。那只是在一段感情关系里面待久了觉得也许我们该有所昇华。我也认真的体会你所做的,只是当在沈淀下来说话的时候,几乎是自己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就是有一种很远的感觉。』我一直认为,说话很重要,听跟说都是。但我又必须承认,在前几段感情中我不曾这麽在意说话,或是重视心灵。遥远的以前,不成熟的以前,没想过要跟谁生活的以前。

『一直要我回应你,回应你说的话,给你一个肯定的答案,为什麽?』他带有情绪性的字眼随着夹在指间的烟蒂一并弹出。

『我不是逼你。我也知道对於说话并不是你的优势。』偶尔也觉得我不会说话了。因为我一直在解释,解释着我为什麽在意言语上的互动。

无论我们讨论任何话题,或是心里话,把时间让给他也不见得能持续听到他说话,空白的时间多一点,我说的时间多一点。

我想听他说。

『但说话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尤其我们是情侣,更要有说心里话,交流彼此心灵的时候,不是吗?』

『你就是非得要我开口说话就对了?你到底想知道什麽?要我说什麽?』

『我只是认为除了约会吃饭以外,我们是否能一段时间就空出一段空档都不约会吃饭,只是简单的喝一杯咖啡,说说话。说说最近,说说想法,说说我们之间,或是找几个话题当球,你丢我捡,我射门你防守。并不是我想要知道什麽…。』

当然不是约了时间坐下来说话,想说话的契机是很难掌控的。

尤其是想深入谈话的开关。

『难道我平常做的还不够?难道我说的不足,不能用做的来补足吗?』

不是不能补足。

只是有些更细腻的,如果他不试着去说,我只能观察。我当然愿意观察与感受,只是偶尔会观察的偏离事实,或是感受错误。有些话,我需要他说给我听,一种踏实。而不是我自顾自的猜想。

就算我知道他不是不说,是不知道怎麽说。

『我没有说你做的不够。』

『但是,一段感情始终是需要言语的,需要互动的,从刚开始认识的寒暄到相处的打情骂俏再一直到更感情深入了以後就更需要言语来串场让彼此更加了解彼此的思想。一段感情是会循序渐进成长的,当感情的钟面指针指到了某个方向,就会有所惊觉。』我在心里对自己这麽碎碎念着。然後吞进胃里,不愿意吐出来。

担心着。

再说出对於他来说过多的言语之後,又要吵到颠峰。

所以。

沈默。快吵起来了,所以沈默。

感觉说话是我们之间不能够被侵犯到的禁忌私领域。

不能够被我们自己侵犯。

严重的不能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