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兮坐在小条凳上,拿着把扇子百无聊赖地扇着炉火。

这种滋补调理的药是最难熬的,火要先武再文。时间掌控也很重要,都把握好了药效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像穆沙佩佩这种上来就拉风箱的,一般除了打铁,没人会这么干。

“饿了吗。”

听脚步声晏兮就知道来人是谁,他把扇子一扔,揉了揉脸哀嚎道:“饿死了!”

晏兮睡了好几天,醒来时只进了一碗薄粥。下午折腾着洗了澡,末了给陆先生施了一轮针,本就虚弱的身子更是乏累。现在空着肚子闻煎药时的那股苦腥味,晏兮觉得自己眼前金星直冒。

“这是陆阿婆熬得米粥,多喝点。”

晏兮侧头,看到赫哲端来一碗几色杂粮熬成的粥,这应该就是阿婆说的百家饭了。大约是陆先生发病时两人还没走几家,所以米少,粥就熬得有些薄了。

晏兮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心意,他笑笑,接过粥碗。

喝了一口,晏兮侧目去看蹲在自己旁边的赫哲,问他:“刚刚在屋里为什么替陆先生说话?怕我不救他么?”

赫哲点点头:“你们药王谷规矩多,所以我担心……”

“哪有那么多规矩。”晏兮打断他,漫不经心道:“我想救就救,不想救就不救呗。”

赫哲笑着说:“知道了,快喝吧。”

粥碗很大,又有些烫。晏兮两手捧着,慢吞吞地咽着米粥。

赫哲盘腿坐到他身边麦秸上,看了一眼炉膛里的火,问:“陆先生病情怎么样?”

晏兮给陆先生施完针后,老先生就恍恍惚惚醒过一回,不过很快又睡过去了。晏兮没说病症的事,只嘱咐了让人好生陪着,便去煎药了。但陆阿婆对这事肯定是要惦记的,所以在赫哲送粥时便拜托了他去问。

晏兮皱眉,奇道:“阿婆托你问的?”

“是”赫哲道:“陆阿婆很担心。”

“怎不直接来问我。”晏兮有些郁闷地拨弄着药炉嘟囔一句,接着说道:“说实话,不怎么好。”

赫哲问:“很严重?”

晏兮点点头:“陆先生为虚损脉象。要知道,虚损之脉,若弦紧甚者病必甚,数甚者病必危。而先生的脉,弦细且加紧数,三者皆占——怕是命不久矣了。”

赫哲:“!”

晏兮叹了一口气,道:“心为君主之官,一身生气所系,最不可伤。而陆先生一生劳心、虚损过甚,早已成疾。我能做的,不过尔尔。”

想到陆阿婆在厨房门口踌躇不已的样子,赫哲就觉得这番话难以对她开口,只好又问晏兮:“只能如此了么?”

不过晏兮的答案却出乎他的意料。

他单手托腮,侧头对赫哲笑道:“当然不是。如果你愿意,我还有让陆先生延年的法子。”

赫哲不解的看着晏兮,为什么是他愿意?

晏兮笑眯眯地看着赫哲,说:“我可以留在这里给陆先生施针,七日一次,连续三年,可再保先生十年寿命。”

这一次,赫哲马上明白了晏兮的意思,他想起了晏兮醒来时头一件事问的就是行程,想起他笑着说自己“最不济也能挺到云梦泽”。

“留下或者不留下,全由你决定。”赫哲面对晏兮,严肃道:“我们之前,从不是两不相欠的买卖。”

说完,他站起身来往门口走去,却被晏兮一把抓住。

赫哲回头看他,晏兮似乎很诧异自己的动作,马上松了手。

“没事。”晏兮抬头看着他,飞快地笑笑:“帮我谢谢阿婆的粥。”

赫哲沉默良久,却没有再往外走。他折回身去,一步跨过条凳,对晏兮说:“往那边一点。”

晏兮:“……”

赫哲紧挨着晏兮坐下,他的脸在炉火的微光中深刻清晰。晏兮静静看着他一番动作,却又他坐下来后,突然转过头去,沉默不语。

两个人安静地烤着火,只有燃烧的干柴在炉膛里发出爆裂的清响。

过了一会,赫哲说:“不管在哪,你都是晏兮。”

晏兮撇撇嘴,装作不以为然道:“我知道。”

一顿,晏兮又问:“你手好了吗?”

“嗯?”赫哲转头去看他,不明所以。

晏兮一脸不耐烦地抓过他的手,借着火光来回翻了个面,又冷着脸把手放下,哼哼唧唧道:“皮真厚。”

赫哲这才反应过来,他是在看水道里被蹭刮的伤口,于是笑着说:“我早就没事了,你不用挂心,今天早点休息。”

“不用。”晏兮哼了一声:“睡不一会又该醒了。”

“还是早点睡吧。”赫哲说:“陆先生有我们守着。”

“守完我再守陆先生,你不累啊?”晏兮伸手在赫哲后颈上揉了一下:“筋骨都僵了。”

“陆先生他——嘶——”赫哲被他揉到痛处,咬牙轻嘶一声。

“陆先生是个好人,对吧?”晏兮瞪他,放下手:“不用守,一会药熬好了,陆先生自然就醒了。”

晏兮掐时记点素来一绝,赫哲刚把汤药倒进瓷碗,穆沙佩佩就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厨房,兴奋地冲两人喊:“哎!陆先生醒了!”

晏兮摸了一下汤碗的温度,抓抓自己耳垂,对穆沙佩佩说:“端到陆先生屋里,小心烫。”

“好嘞!”佩佩一挽袖子,连托盘也没用,直接抄起碗就往陆先生房间走去。

“喂,药很烫啊!”晏兮急忙跟了上去:“会烫着你的!”

“小心门槛。”赫哲在背后扶了晏兮一把,道:“不用担心他,皮实着呢。”

一行人前后脚进了内室,陆婆婆自然也没睡,这会正伺候着陆先生喝汤药。陆先生已经睁开了眼睛,神色中尽是疲惫。但当他看到晏兮时却是一愣,接着苍老的脸上竟显出震惊之色。

他干裂苍白的嘴唇抖了抖,声音嘶哑而急切:“是你救了我?”

晏兮一笑,说:“朱郎中今儿个上山,我便代劳了。”

“是你救了我,你——你懂医术?”陆老先生语无伦次地呢喃着:“我就觉得像,我就觉得像……”

晏兮不曾记得自己与这人相熟,于是便问道:“在下鲜少出门,先生您——”

陆先生听到这活,试探着叫了一声:“晏谷主?”

晏兮的眉瞬间拧了起来。

这里虽是九阙雪山脚下,当地人也传言山腹中有这么一个药王谷,但是又有几人真正见过药王的容貌呢?他自己没对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身份,莫非是赫哲他们?

晏兮不动声色地看着陆先生挣扎着坐起来。

眼神扫过被他干枯的手指扯住的袖口,晏兮淡淡地开了口:“您认识我?”

而陆先生开口说的话,却让晏兮为之一震。

他在晏兮耳边,几不可闻地道了一句:“楚小公子,还好吗?”

楚崇,滇南王。

大昭二年,新帝削藩,滇南王楚崇首当其冲,于藩王之战中身败而亡。

新帝以宗藩拥兵自重、分距一方为由,对滇南王一支赶尽杀绝。

滇南王世子、次子皆战死。

最后一役,天玑军围剿滇南王府,府中忽起大火,火乘风势蔓延,灼焰滔天。

滇南王妃趁乱出逃,却在当夜被发现惨死于郊野。

尸体开膛剖腹,血顺着白水河流下,染了半条河道。

晏兮看着陆老先生,两人交映的记忆中同时浮现出那一夜的修罗场。

是夜,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天幕,热气蒸腾着扭曲了一切事物,昔日热闹繁华的王府宛如同阿鼻地狱。而他也如修罗,执利刃活生生剖开了女子柔软的腹部,取出一个不足月的胎儿。

他记得王妃扯着他衣角的手,记得她唇边簌簌流下的鲜红,记得她濒死时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后眼中骤然绽放的炫目光华,记得她一字一句极认真地念:“笑向卿卿道,君莫迟迟……归。”

晏兮抱着婴儿走了,那是他最后一次下山。

从此,世上再也没有楚家小公子,而九阙雪山之中,则多了一位刁钻精怪的小医徒。

“您是——”晏兮脑海中渐渐浮现出一个名字,他看着陆老先生苍老的脸喃喃道:“陆自恒老先生?”

陆自恒早年为官,却因政见不和被同僚诬陷,几番被贬,直至原籍滇南。

滇南王闻其才智,招为幕僚。最后更是作为王府西席,效命滇南王十余年,忠心耿耿。

晏南飞于滇王交好,晏兮未出师时也随师父去过几趟王府,听闻过陆自恒先生的名字。

现在这位陆老先生既知道当年的秘密,姓氏也与那位西席先生符合。再加上开办义学的作为以及长年累计的心劳之症,这身份自然是不难猜。

已经六十多岁的陆老先生见晏兮想起自己,激动地连声道:“是老夫,是老夫啊!”

他蜗居在这小镇整整七年,满腹文华敛于世,却没有一日怨叹过。唯有那夜被晏兮抱走的小公子他时常惦念。

那个只在这世上啼哭过一声便隐于茫茫山腹中的孩子,想来也如他学堂中的孩儿一样大了吧。

陆先生握住晏兮的手,急切地问道:“小公子他——”

晏兮微微一笑,道:“他今年七岁了。”

陆自恒浑浊的老目中瞬间摒出泪水,两行清泪在那张被时间摧残的脸上蜿蜒而下。

他半晌才抖抖嘴唇,几不可闻地呢喃道:“天佑我滇王啊……”

晏兮亦有些动容,不由想自己临了出谷时却没有见他一面,眼睛不禁也红了。

过了约莫有半盏茶的功夫,陆自恒老先生才平静下来。他拿巾帕揩去脸上的泪痕,又问晏兮:“小公子他,有名字吗?”

“自然是有的。”晏兮耐心相答:“叫楚云卿,他是云字辈,而卿字——”

滇南王妃生性洒脱,不拘小节。

亲近些的都知道,王妃不爱以君妾相称,私下与滇王只单呼一“卿”字。

晏兮住了口,是怕陆自恒又想起那晚的王妃之死,但陆自恒听这名字自然就明白了。

怕他又触及心伤,晏兮笑着牵扯开话题:“我擅自取了名字,还望陆先生莫要在意。”

“是个好名字。”有些事情,经年洗涤,也只剩下唏嘘了。

陆自恒疲惫地摆摆手,示意无妨:“谢谢晏谷主多年的照顾,这等恩情……老朽来世做牛马,替滇王谢过您了。”

说完竟挣扎着起来,要对晏兮做长揖。

晏兮吓了一跳,连忙去扶陆自恒,急道:“老先生,无需如此!”

重新把陆自恒安置回床上,晏兮看着他枯木般的容颜,动了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