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青阳宁那日强吻了他,虽会每日遣人送补汤,但她却再也未曾踏入白府一步,对此音岚心中竟有股说不上来的失落。

而当日若加三千精兵攻城失败之事,并未让虎视眈眈的若加国放弃并吞梦然的野心,反而在外宣扬梦然斩杀若加来使,更让信鸽传战书至军营,扬言要开战。

此事闹得梦然朝廷沸沸扬扬,本以为青阳昊掌权势在必得的众官员,现下眼看青阳玄完好无恙归来,纷纷暗地揣测帝君的心思。

其中主战派便是太子青阳昊为首的文官群,主和派则是平南侯苏哲等苏靖旧部及镇守边关的将军们。两派意见相左,多日早朝上几番唇枪舌战下仍无共识。

「相国对此事有何看法?」所有文官之中,未表态的仅有白弘玉,虽然他年纪尚轻,但青阳玄倚重他的能力,也想知道他对此事的想法。

「依微臣之见,我朝不宜宣战。当初两国签订百年的止战之约,未届百年,现若加插手我朝政局,更放话污蔑我朝斩杀来使,种种事蹟站不住脚的是若加。虽说我朝兵强马壮,但若对若加宣战,只怕帝君一手所创的荣景毁於旦夕,更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在白弘玉的眼中,若加无非是想利用舆论压力及污蔑栽赃来逼沉不住气的人率先宣战。

青阳昊见白弘玉竟是主和派,有些不敢置信,但又感到有些愤怒,「白大人言下之意,便是要让外人污辱我朝?还得忍气吞声?」

「殿下,微臣并无此意。」白弘玉看了一眼青阳玄,又继续说道:「微臣的意思,是开战者不能是我梦然,若真要宣战也是要让若加先毁百年的止战之约。」

「相国果然聪慧,明白朕的心思。」青阳玄对若加的不实指控自也感到愤怒,但若成为毁约首先开战之人,就算有再多正当理由,待战火结束,也必会被後人所诟病。

他青阳玄可不想担这个千古罪人的臭名。

「帝君英明!竟能想得如此周全。」底下文武百官才算是明白青阳玄的意思。

但见青阳昊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十分难看,坐在龙椅之上的青阳玄自也观察到这一点,「不过边关还需有重兵镇守,以防若加趁隙出兵。」

青阳玄最终是将目光停留在青阳昊身上,「昊儿,你主战,想必心中有守卫河山的雄心壮志,如此朕便赐你恒州军的虎符,派你镇守恒州边关。」

此言一出,朝中文武百官皆诧异,青阳玄竟要当朝太子带兵镇守边关,这无非是宣告青阳昊被迫退出皇权中心。

青阳昊也明白让他镇守边关是何意,但帝令如山,不得违抗,他面上不动声色,平静得让人看不出情绪有何波澜,仅颔首道:「儿臣遵旨。」

在青阳昊领虎符前往恒州边关镇守後,两国约莫过了几个月相安无事的日子。一日,潜伏在若加军情处的探子来报,若加真如青阳玄所预料,打算趁隙出兵突袭恒州。

暂住在白府的音岚自也看白弘玉为此忙得焦头烂额。

「小白龙,你有没有想过,若加出兵的时机,有些诡异。」音岚作为前任将军,在沙场上擅於分析敌我优劣,按理说若加国要想一举拿下梦然,理应趁着几个月前风声最盛时出兵突袭,而原先说要开战的若加在几个月前却转变态度,两国开战一事不了了之。

如今却在风头过後的几个月,才打算出兵突袭,虽说兵法有一招名唤出奇制胜,但也太过违反常理。

「你的言下之意是有人安排的?」白弘玉不是没有猜想过这个可能,但朝廷上能怀疑的全怀疑过一轮,明查暗访也无结论。

音岚点头,但至於是谁,他还未有想法。

「明白了,多谢提点。」接着白弘玉便催促音岚早点歇息,而自个儿却在漫漫长夜独自挑灯夜战。

翌日一早,帝宫便收到从恒州边关五日前送出的八百里加急战书,青阳玄先前调派五万骑兵随青阳昊镇守恒州,但据探子预判,若加将有十万铁骑压境,青阳昊当即写信求援,要求增派援兵。

「臣认为边关布防吃紧,柳州与姚州的兵力配置不宜更动。」率先开口表述意见的是平南侯苏哲,其中又以苏哲为苏靖旧部的马首,手握兵权者後来皆一一表态不赞同派兵增援。

「十万铁骑,对战五万骑兵,就算是苏靖将军,也不一定有战胜的把握,众位将军不支持派兵增援,敢情是将太子殿下视若战神?」青阳昊一向和武官们不合,上回武官主和,这回又不赞同派兵增援,分明是挟怨报复,要置青阳昊於死地不顾。

「难不成相国大人暗指太子殿下带兵无方?」苏哲在苏倩死後就没再给白弘玉好脸色看过,这回更直接出言嘲讽。

白弘玉心中气愤难平,语气也有别於先前的恭敬,「平南侯,本相敬你是长辈,但不表示你能这般含血喷人。」

「朕让众卿来议事大殿,不是来看尔等胡闹谩骂。」青阳玄本就烦躁不堪,再加上方才白弘玉和苏哲争论不休,事情却未有定论,怒气油然而生,但却是冷下嗓子一字一句带着帝王的威严,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吭都不敢吭一声。

「既然平南侯等不愿出兵,微臣有个不情之请。」白弘玉挺起身子,一脸正色看向青阳玄,义正严词道:「国难当头,太子有难,臣无法坐视不管。」

青阳玄低眉思忖了一会,一双鹰眼迅速扫过众位朝臣,除去苏靖旧部反对派兵增援者,就属白弘玉是他最信得过的人,由他领兵驰援他也较安心,於是他遣人去取来虎符,在众人面前亲自递给他,「焉州军的兵符,便交给你了。」

白弘玉收下虎符,抱拳以应道:「微臣自当竭力所为。」

「白相国乃一文人,由他带兵,怕是难稳军心。」在众人以为此事要告个段落时,兵部季尚书头一个出声质疑白弘玉的能力。

青阳玄早看清这些手握兵权的老将军们不愿出兵,却也不甘让白弘玉出征,於是将这道难题丢回去,反问:「既然如此,季尚书可有推崇人选?」

「臣认为平南侯宝刀未老,堪当此次重任。」在场众人闻言莞尔笑之,谁都知平南侯素来与兵部季尚书不和,这回季尚书竟然主动推举苏哲,肯定有鬼!

「平南侯意下如何?」虽然青阳玄面上不温不火,甚至还带着淡笑,但那笑容看得苏哲心凉了半截,他这点小心思,青阳玄何尝不知,「老臣惶恐,怕是难担此重任。」

果真如青阳玄所想,苏哲必会推辞领兵出征,「既然平南侯难担重任,便由白相国为朕分忧吧。」

接着白弘玉将带兵前往恒州边关的消息在坊间传开,众人自然是一片譁然,街坊甚有传闻揣测国之将亡,竟派当朝文臣驰援被贬去边关的太子。

当然这消息也传到青阳宁那儿去了,於是许久不见安乐公主上门拜访的白府。

白府小厮看到青阳宁亲自上门满怀欢喜领着她去大厅等候,端上最好的茶点及现沏的热茶後便激动的奔去通报白弘玉。

白弘玉整装後踏入大厅,却见青阳宁来回踱步,「公主此来缘何?」

「领兵出征,不是易事,况你非武将出身,我自是担心。」虽然青阳宁更担心青阳昊的处境,但好歹她皇兄曾领兵作战过,可白弘玉可是一介文臣,战场上刀剑无眼,她已经失去苏倩这个挚友,可无法再承受任何打击。

白弘玉从盘中拿了块茶点递给青阳宁,「帝君身侧的武将无一可信,帝君将太子的安危托付在我手中,自然容不得差错。」

「弘玉,从小到大你好像都无所不能。」青阳宁接过他递来的茶点,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她忍不住咬了一口嚐嚐味道。

「有吗?」白弘玉先前让内丹归体,体内灵力不是很稳定,连带掩灵玉也快要压制不住他原先的妖气,导致他在人界的记忆有些错乱甚至记不清。

青阳宁回想起幼时,不禁露出微笑,「有一回,倩倩的纸鸢落在百年古树上,是你冒着性命危险替她拿回纸鸢,从那次以後她便常嚷嚷要嫁给你……」

话说完才发现自己似乎讲错话,青阳宁神色转黯,白弘玉见状岔开话题,问:「倒是你,和音岚怎麽回事?怎麽不见你上门找他?」他作为旁观者,看得出来青阳宁倾心於音岚,只是察觉这些的他竟有些不是滋味。

一听到音岚的名字,青阳宁的小脸立刻涨红,「没、没怎麽回事。」

「我将前去边关,无法再像从前照应你,有事的话,可来找音岚商讨一二,他会帮忙的。」白弘玉也看出青阳宁的不对劲,虽说青阳宁喜欢音岚,但音岚那家伙似乎对青阳宁无意,强行凑合只怕增加怨偶。

「知道了。」青阳宁强吻音岚後也觉得当日的自己行事过於莽撞,这要是传出去她安乐公主的名声怕是要冠上放荡不羁之名,从那日过後她自觉无脸见音岚,因此只是派人送汤,便未再上门叨扰音岚。

「我打算明早动身前往。」白弘玉将心中挂念安排妥当,自然无後顾之忧,打算提前启程。

「务必要和皇兄平安归来,你们一个也不能少。」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