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光利十三年冬。

南阳王之女梁玉率八万大军班师回朝。

说起这南阳王之女,郢都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令世人为之铭记的不是她胶东一战如何威名远扬,倒是早些年的逸事引得街头巷尾的茶楼酒肆谈资不断。

郢都羿南酒楼。

临窗座位边端坐着两个俊俏的郎官,旁边两个小厮正捧着茶水杯,毕恭毕敬地伺候着。

只听那身着墨绿色长衫的男子摇头道,“世人愚昧,只知谈资那些四起流言,却不关心如今的南阳王之女究竟是何等人物。可惜!”

身着银色长衣的男子斟了两杯茶,挥了挥手,将两个小厮驱走,低笑道,“小侯爷这话说的倒是严重了,南阳王之女梁玉在世人眼中本就是那个样子,就凭这一两场胜仗就想转变京城风评,差得远。”

那身着墨绿色长衫,袖口绣着一只金线白鹤的少年正是汉中郡王世子——周巡。

周巡看着对面温润如玉,陌上无双的赵立,单手拄在桌子上,勾唇笑道,“你也这么想?”

赵立可不是什么好糊弄之人,此人乃是大徐第一奇才,三岁识字,五岁便能吟诗,十三岁高中榜眼,十六岁又中状元,官拜礼部侍郎,是个非常精明厉害的角色,加之他父亲是大徐首辅,这样的人若是和百姓一般的见识,那才是荒唐了去。

赵立勾唇一笑,并不多言,周巡掸了掸袖口,转头看着窗外道,“和你这人一起当真是无聊至极。什么事情都藏着掖着,倒是不如乔靖归在时爽快。”

赵立也不恼,呷了一口清茶,低声道,“我的看法不重要,梁玉今日回京,各方都盯着呢?最关键的还是上面的看法。”

周巡点头,“这倒也是。不过你就不好奇,梁玉那个貌若无盐,还花痴成性的废材,怎么就赢了胶东之战?”

“谁知道呢?”赵立不疾不徐地端着杯子,轻轻一笑,“这事早晚会水落石出的,何必急在这一时?妄加揣测,也猜不出个什么来。”

“你倒是坐的安稳,你可是忘记了梁玉两年前离京之前所说的话?”周巡眼底闪过一道深深的笑意。

赵立的手一顿,杯中水晃了出来,打湿了他月锦银杉的袖口。

周巡这话的确是让他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来,梁玉早些年便花痴成性,这件事绝无虚假,他乃京城第一奇才,更是长得非常俊俏,乃是京城很多贵女想要嫁的男人。虽然大徐男尊女贵,但是依旧有不少女子愿意只嫁他一人,以求百年之好。但是京城的女子,鲜少又能入他眼的,所以虽然如今他已年近二十,但是一直尚未谈婚论嫁。

梁玉十二岁时起,便一直追随于他,一直到十五岁离京,她临走之时,扬言他日回京,必将与他结亲。

这事他自然不愿意,梁玉一无才,二无貌,品行粗劣,他自然瞧不上,从前便没有给过她好脸色,今日回京……

赵立脸色果不其然,又黑了三分。

周巡见状,继续煽风点火道,“如今梁玉一十七岁,正值女儿大好年华,此次平定胶东海寇有功,陛下势必要大赏。如果她要是求娶你为夫……这可就好看了。”

只听“嘭”的一声,赵立手中的杯子落在了桌子上,只见他眉宇深锁,抬头看着周巡正想要说上两句,外面忽然人声鼎沸。

周巡将另外一扇窗户也推了开,托腮看着被肃清的街道,还有夹道的百姓,邪佞地笑道,“回来了!”

“两年不见,不知那无颜女如今是何尊荣。”周巡有些怀念地说道。

“看你这样子,怕是对她念念不忘。”赵立心底不舒服,自然也是不想让周巡舒服,“你若是想,求一桩婚事怕是陛下也会准了。”

周巡摇头,“我不能求娶,我若是求娶,南阳王府和汉中郡王府怕是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南阳王府与汉中郡王府皆是异姓王侯,就算是皇上的亲兄弟,尚能赶尽杀绝,若是这两个王府联合在一起,对皇上来说那才是明摆着的威胁。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梁玉领兵十万,汉中郡王府掌兵八万,驻守郢都的守军也不过五万,这要是联合起来……皇帝哪里还睡得着。

赵立叹了口气,周巡这事看的比谁都清楚,汉中郡王这些年能明哲保身,怕是就有周巡在背后出谋划策。若说他是京都第一奇才,周巡又何尝不是汉中第一鬼师?

两队官兵清了街道,只见朱雀大街南路,一队将士打马而来。

整齐的脚步声,哒哒的马蹄声,靠近之时,带着一种让人骨子里生寒的煞气,徐徐而来。

进入郢都,这些人便已经解了重甲,如今算是轻装简行,即便如此,这些人手中并未持兵器,但依旧让附近的百姓忍不住往后退了几步。整支队伍都没有人说话,死一般的寂静,像是在恪守什么规矩,目光丝毫不动分毫。

当这只铁血军队靠近之时,赵立立刻皱起了眉头,领头打马的是一个身着纸甲的女子,体型清瘦,头发只用一直檀香木簪束起。周巡豁然站了起来,一只手抓紧了窗边的木椽,神色震惊,低头直愣愣的看着下面匆匆而过的女子。

此人正是梁玉。

赵立只是看着人走近了后,立刻收回了目光,此时看着周巡忽然起身,神色凝重,抬头不解道,“你做什么?”

周巡并未回答赵立的话,下面打马而过的梁玉似乎若有所感,抬头看着街道右侧洞开的窗户,周巡那张呆滞而又凝重的脸莫名的让她心情好了点,她勾唇邪肆一笑,扬鞭打马继续往前。

“她的眼睛——”周巡声音突然止住,转身朝着外面走去,“我先告辞,下次再约。”

赵立被周巡放了鸽子,还放的莫名所以,不过他还没喝上两口茶水,宫中便来人传话,昭他入宫面圣。

赵立换了官袍,踏入昭和殿后,朝堂之上已经站了不少的文臣武将,一道挺拔笔直的身影站在殿内正中央。

“皇上驾到——”太监扯着嗓子的叫声从宝鸾宫一声声传到了昭和殿。

一道明黄色的人影缓步踏上殿内高阶之上,缓缓转身。

朝堂之上所有人俯首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朝臣分列两侧,梁玉跪在殿中,叩首道,“臣梁玉,叩见皇上。”